国内空气悬架系统发展应用情况
国内在空气悬架方面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科研阶段、产品试用阶段、引进组装阶段和自主研发阶段。
1)科研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空气弹簧进行研究。1957年,长春汽车研究所与化工部橡胶工业研究所合作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空气悬架的载重汽车,此后又相继设计了公共汽车、火车列车等车辆的空气悬架。在这一阶段中,我国共研制了10余种空气弹簧气囊和3种高度控制阀。但是,并没能解决空气弹簧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2)产品试用阶段:80年代初长春汽车研究所为武汉客车厂等几家厂家设计了空气悬架,1988年无锡市汽车配件厂通过S50(K)空气弹簧悬架汽车减振器的成果鉴定,是国家“七五”新型客车攻关项目的部件之一。这个阶段,除了空气悬架特性问题还没很好地解决外,国产空气悬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橡胶气囊的寿命偏低,高度控制阀的泄漏问题没有解决。该阶段主要从事空气悬架系统在客车上的试用研究。
3)引进组装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少量使用空气悬架系统,主要应用于高档豪华客车。其主要方式为进口空气悬架底盘装车使用,如北方车辆制造厂、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公司等客车厂。同时,也有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空气悬架的生产和销售,如美国的Neway公司、德国的SAF公司等。
近几年来,空气悬架的应用开始向中高档客车发展,国内一些企业开始采用直接进口原装大型客车底盘上配置的系统,或采用SKD、CKD方式组装进口大型客车底盘配制的空气悬架。从2003年开始,国内各大卡车企业采用引进总成的形式,从事卡车空气悬架系统的试制、试验。
4)自主研发阶段
国内各大汽车厂、研究所、高等院校一直在进行空气悬架方面的开发设计和理论研究。
5)我司的技术人员从2003年开始研发空气悬架,我司是研究较早及交付客户应用的公司之一。